交通事故案例:中国老太日本碰瓷
交通事故案例:中国老太日本碰瓷
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交通事故案例:中国老太日本碰瓷,供大家参考!
中国老太日本碰瓷一:
国庆假日里,一则“中国老人被指在日本碰瓷”的新闻也成为热点。日本京都祗园贴出一张通告称,有中国老人在其辖区内与协议会员产生纠纷,其进医院检查后显示没受伤,日方人员被索赔10万日元。随后,一名中国记者发微博用了带引号的“碰瓷”二字,引起了误解。再经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互联网上一片闹腾,矛头指向老人。但昨日,事件出现反转,一名网友贴出老人受伤的诊断书,称老人被冤枉了,事实证明老人确实被撞并受伤,没有碰瓷。
缘起
日方通告称有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
最初这则消息出自网友@小小小力SAMA 10月4日的微博,他说,在京都大学读书的同学在打工店里看到了一则告示。大意为:2015年8月21日下午5点左右,京都一名餐厅女老板驾车在祗园缓慢行驶时,一名中国老人突然倒在倒车镜前大叫痛死了,女老板随即叫救护车送老人入院,诊断结果“没有任何受伤”。女老板被老人家属及翻译在医院围了2小时,家属要求“付钱”。结果,女老板付了10万日元。当地警察在咨询时表示“这是胁迫与恐吓。这是犯罪”。今后遇到类似情况请第一时间联系警方。
还原
伤者女儿:女司机躲避行人撞到母亲
6日下午,老人的女儿杨女士说,他们一家五口报名参加了一个日本旅行团。事发时,她母亲正在街边拍照,结果一个日本女司机为了躲避行人,撞到了母亲的脚踝上。他们第一时间就报了警,她母亲也被警方送到了京都一家医院。
杨女士说,诊断结果并不是没有伤,而是80%的几率不是骨折。母亲的韧带撕裂,脚严重肿胀,无法行走,只能坐轮椅,接下来的旅游也泡汤了。杨女士回国后发现老人的脚还没消肿,又在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发现骨裂。
关于为什么要10万日元,杨女士解释,当时,日本司机打算走保险公司赔偿,但由于申请保险的过程非常耗时,可他们在日本的行程有限,为了能早日回国,双方都同意先私了。杨女士说,她并不了解该要多少钱合适,就干脆参考了团费7400元,最后和司机商定了10万日元(即5300元人民币)的赔偿。
反转
日方致歉 将处理相关人员
到底谁是真的?6日,自称目击者的网友@青草八六发微博称:“真没想到8月21日客人在日本被车撞,现在演变成碰瓷。睁眼说瞎话,事情一发生就报警了……”其当天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疑似事发当时的现场图片。
前天,最初报道此事件的记者在博客致歉,承认报道有“疏漏”。
6日晚间,京都祗园町南侧地区协议会发出一份《道歉与更正》,称最初的日文通告有失实之处,“表示衷心歉意”。书面说明中说,“在医院接受了检查,并没有受伤”并不是事实,医生的诊断结果是挫伤,医生开了1袋膏药处方。该协议会还表示,未经撞老太的女司机许可,协议会的防犯防灾委员长就制作和发布了这份通告,协议会也表示歉意,并表示将商讨如何处理相关责任人。”综合现代快报 人民网
网评
@只吃肉的小狐狸:我就说,有钱去日本,差那5000块钱?真是个谣言四起的时代。
@佚名:该事件包含了很多刺激舆论的符号,如中国老人、碰瓷、日本、10万日元……国内舆论对“老人碰瓷”不陌生,甚至衍生出“老人变坏”的群体性污称。而类似事件发生在国外,难免被引发“丢人丢到国外”的解读。还是应以真相为基点,不应妄下论断,难道这样的新闻反转剧还少吗?
@枟姑娘:为什么一出问题就马上倒向一边,为什么老是没有等待真相就肆意伤害?
@徐静波:我们没有必要去扮演一位侦探,把这一事情来龙去脉再去查一遍。但是,这一事情也给予我们一些启发和教训:如果在国外旅游时遇到交通事故,必须向警方报警。语言不通的话,可以借助于当地人或懂得当地国语言的导游等帮忙报警。其次,在身体受伤或财物受损的情况下,必须求助于当地的中国使领馆,或者当地的律师协会,一般都会得到帮助和免费的法律援助。
中国老太日本碰瓷二:
十一七天假,各种关于旅游的报道刷爆网络,什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TPP贸易协定都失去了应有的关注度。十一期间嘛,大多数人都不爱关注新闻,但大多数人排队时最爱看的偏偏是与旅游有关的新闻。一方面在家宅着的看着在外堵着的热闹,另一方面景区排队、堵车在路上的开始狂刷朋友圈。于是,青岛大虾火了,而同样在这个十一火爆网络的就是一条关于“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的传闻在网上走红,说的是日本京都的一个居委会性质的机构,发了一份通告,说今年8月的时候,一位中国大妈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讹了一名日本人10万日元(约5300元人民币)。
起初是因为一个名叫@小小小力SAMA 的网友,被一位在日本的中国朋友告知有这么一件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讹人10万日元的事,具体情况是一位中国老人被一个日本司机撞了后,虽然医院检查发现她没有受伤,但是她仍然纠缠那名日本人,并最终通过家人的恐吓要到了10万日元的钱财。目前,此事已经被日本京都的一个居委会机构发了“通告”,提醒大家当心这种碰瓷讹诈的情况,遇到了一定要报警。 于是,他未经核实,就将这条信息发布到了微博上。而由于他那名中国朋友的言辞非常激烈,不仅大骂那名老人,还偏激地讽刺中国人素质太低,结果这条微博很快被转疯了。截至2015年10月6日晚,已经有了1.3万的转发量。
伴随着对于老人的谩骂之词,博主的微博得到了转发,也得到了关注。还是有一些理智的网友质疑,去日本旅游的又不是什么缺钱的人,犯得着远渡重洋的去为了5000块钱碰瓷吗?要知道,在国内还能有点势力,去了国外真是碰瓷,周围的日本当地人都是白痴吗?
其中,更有一些热心网友致电给那家日本京都的居委会询问此事,想了解事情的真相。而起初,他们得到的答案是:居委会没有发布过这样的通告。
就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怀疑事件的真实性的时候,某知名网站的记者发了这么一条微博:
报道中,这位该电视台驻日本的首席记者表示,她也采访了当地的居委会、以及警方等部门,得知居委会确实发布了这个通告,而且撰写通告的是一位日本七旬的“老爷爷”,他表示这是事实。
这下不得了了,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的事情就算是“坐实”了,毫无还手的余地了,于是某些人又跟着转了:
因为这些大V的影响力,这个事情基本就可以开始推波助澜的,节假日期间正好没有大事情呢,这么大的事情还不牵动各大网站记者的神经?而网友还是有保存质疑的:
面对网友的质疑,这位记者公开了自己的采访录音,并回应说,这家居委会是日本京都市政府承认的正规组织,所以有公信力。而之所以前后说法不一致,根据这位记者采访到的居委会会长的说法,是因为太忙,所以有些来询问的电话就随口应答了,给了不知道的答复…
经过某网站的推送,瞬时上热门,话题下面都是谴责老人更有大骂老人,还有上升到国家问题上面的言论等等。
当晚,这家电视台也播出了这位驻日记者关于此事的报道。她在报道中宣称自己还采访了当地警方,而警方说当地有过碰瓷勒索的事情发生,但因为情节不严重不会对媒体公开。之后她又说听说有“极为类似”的案件立案,警方说一方是60岁的中国游客,一方是日本寿司店的老板…
因为这家媒体的知名度,这件事情就这么被炒作起来了,就在人们以为这件事最后会不明白的淹没在别的新闻中时,5号晚上,那位中国老人所参加的旅行团的导游,突然站了出来,发帖表示日本的居委会是在造谣抹黑中国人。这位导游表示,她是应老人女儿的请求出来发言的,并希望能够获得媒体的帮助。
随后这名导游还进一步出示了证据来证明老人的清白和自己的身份。
随后不久,一些网站开始寻求真相,环球时报也采访到了当事老人的女儿杨女士,杨女士表示,今年8月,她和丈夫、孩子以及她的老母亲和老父亲一家五口人,通过途牛旅游报名参加了一个为期6天的日本旅行团,费用为一人7400元。耿直哥了解到,这个团费是中档偏上的。而导游也表示,这家人的生活挺富裕的,不是那种会为了5000元就去讹人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