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晚上开车技巧
冬季晚上开车技巧
长假即将到来,紧张了一年的人们可能早已做好了放松心情的准备。近一两年自驾游成了时尚,私家车主习惯了在都市城区内行驶,一旦放飞风情还需要注意一些行驶中的技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冬季晚上开车技巧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冬季晚上开车技巧:学会判断路况
进入秋冬季以来,白昼时间明显减短,下班后很快天色暗下来,夜晚开车的车主要注意行车安全!尤其是上了一整天班容易身体疲劳,再加上夜间行车,视力减弱,视野变窄,盲区增大,更要学会夜间驾驶技巧。老司机送给夜间开车的菜鸟一句话:“走灰不走黑。”
上了一天班,再加上晚上开车,容易产生视力疲劳,从而对路面和路况的判断难度加大,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晚上开车要学会用多种方法对路况加以判断,尤其是在野外驾驶。比如在没有月光的晚上,路面一般为灰黑色,路面以外是黑色;有水坑或坑洼的地方则会更黑。所以,一般老司机总结夜间行车要领是“走灰不走黑”。
在盘山公路上,如果看见黑漆漆的山体里,有光束对着你这边一晃一晃的,说明对面有车来了,此时你应该观察自己前面的道路,看看宽度够不够,提前做好会车的思想和实际准备。
根据引擎的声响,也能判断路况。比如正常行驶着,忽然感到引擎声音变得沉闷时,说明行驶阻力增加,汽车可能正行上坡或松软路面上;如果感觉引擎声音变得轻快,说明行驶中阻力减小,汽车可能正行驶于一段下坡路中。
冬季晚上开车技巧:别开远光灯
在城市驾驶要注意的是别开远光灯,远光灯是为了在荒野郊区用的。此外,在小巷里,有骑车人或行人过来的时候,最好关闭大灯,有小灯足够看清路况了。
若对面来车不改用近光,应立即减速并用变换远、近光的办法来示意对方。如果对方仍不改变,你这边感觉刺眼无法看清前面的路面时,干脆就地减速甚至停车,稍加等待,没必要为赌气而用远光灯与之对射。
另外,尽管城市道路照明设备很好,也不要不开灯,汽车大灯不光有照明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让别人能看到你。
冬季晚上开车技巧:保持头脑清醒
如果是长途驾驶,尤其是一个人晚上开车,那比较单调乏味,很容易疲劳,不少人容易睡着而让方向盘跑偏,引发交通事故。因此,长途驾驶必须保持头脑清醒,避免疲劳驾驶。如果开累了,干脆停下车散散步,让大脑休息片刻,清醒一下。如果身边有同伴,让同伴尽量多说说话。
晚上开车打灯技巧:
夜间开车开大灯危险多。
交通法明文规定
夜间行车时距对向车150米以内不得用远光灯,改用近灯或小灯。若遇到不遵守交通法规的驾驶人使用远光灯,应尽量使自己的视线远离对向车远光灯的明亮光线,减少眩光感,减速行驶并注意避让右侧行人、自行车。
司机们的担忧
许多老司机最怕的就是夜间会车,对面车辆大灯突然打开,一旦发生眩晕现象,无论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一时间很难控制好行车的安全距离,不容易辨别道路中间的交通安全线,很容易造成事故。
也有不少人抱怨司机素质差,晚上开车还开大灯,让迎面而来的人看不清前方路面。但遇到自己换灯对方不理睬的情况下,越开越气,骂了脏话,干脆赌气也打开了大灯。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你不让我看清路,我也不让你看清。”
市民心声
一位网友在论坛征集百名司机签名,联合抵制会车不换灯问题,引起众多关注。“每一个司机都知道对面贼亮的灯光多么可恶。在新的一年里,为了彼此的安全,请大家养成良好的变换灯光的习惯。”发帖人表达了每一位支持者的心声。
刚刚拿到驾照的小刘因为跟摩托车会车也选择变灯经常被老手耻笑,他不以为然,他说:“遇到摩托车我给他变成小灯,不是自己太教条,也不是怕人家骂我,是怕他看不清路撞到我车上来了,举手之劳对自己对他人都好。”
据很多老司机介绍,现在市区很多地方,照明条件好,基本上不需要开大灯,除非特别需要,也要选择适当距离变灯,让双方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