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冷却液的使用方法
关于汽车冷却液的使用方法
冷却液的主要功能是将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地散发出去,因此,良好的热传导性是对冷却液的基本要求。一般冷却液的更换周期在4年左右,但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冷却液,检查应在发动机处于常温下进行,这样不但准确,而且安全。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汽车冷却液的使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汽车冷却液的使用方法
一般4年左右更换:
冷却液有多种类型,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乙二醇型冷却液,由乙二醇与软水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
一般冷却液的更换周期在4年左右,但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冷却液,检查应在发动机处于常温下进行,这样不但准确,而且安全。
当发现液面低于下限(MIN)时,应查明液面下降原因。若因渗漏引起液面降低时,应及时补充同一品牌冷却液,若液面降低系正常蒸发所致,则应添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切勿加入井水、自来水等硬水。当发现冷却液中有悬浮物、沉淀物或发臭时,则说明冷却液已经变质,应及时地清洗冷却系统,并更换冷却液。
不同冷却液不能混用:
因为不同牌号的冷却液中添加的不同类型的防腐剂、防锈剂、消泡剂和色素等化学成分各不相同,相互混用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引起沉淀、结垢和腐蚀等危害,从而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如果确实需要换用其他型号的冷却液,则一定要将原防冻液彻底排放干净,并对冷却系统进行彻底清洗。
另外,如果冷却液的冰点比汽车使用地区的最低环境温度高,则冷却液有可能会结冰,而结冰会发生体积膨胀,从而导致冷却系统的管路胀裂。
汽车冷却液的四大功能
冬季防冻
为了防止汽车在冬季停车后,冷却液结冰而造成水箱、发动机缸体胀裂,要求冷却液的冰点应低于该地区最低温度10℃左右,以备天气突变。
防腐蚀
冷却系统中散热器、水泵、缸体及缸盖、分水管等部件是由钢、铸铁、黄铜、紫铜、铝、焊焊锡等金属组成,由于不同的金属的电极电位不同,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同时冷却液中的二元醇类物质分解后形成的酸性产物、燃料燃烧后行的酸性废气也可能渗透到冷却系统中,促进冷却系统腐蚀。冷却系统腐蚀会使散热器水箱的下水室、喷油嘴隔套、冷却管道、接头以及水箱排管发生故障,同时腐蚀产物堵塞管道,引起发动机过热甚至瘫痪;若腐蚀穿孔,冷却液渗入燃烧室或曲轴箱会产生严重的破坏,因为当冷却液或水与体贴油混合时,产生油污和胶质,削弱润滑,使得阀、液压阀推杆和活塞环黏结。因而冷却液中都加入一定量的防腐蚀添加剂,防止冷却系统产生腐蚀。[1]
防水垢
冷却液在循环中应尽可能少地减少水垢的产生,以免堵塞循环管道,影响冷却系的散热功能。综上所述,在选用、添加冷却液时,应该慎重。首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去选择合适配比的冷却液。其次,添加冷却液。将选择好配比的冷却液添加到水箱中,使液面达到规定位置即可。
防开锅
符合国家标准的冷却液,沸点通常都是超过105℃,比起水的沸点100℃,冷却液能耐受更高的温度而不沸腾(开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负荷发动机的散热冷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