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发布养老金调整方案
2023多地发布养老金调整方案
最近我国养老金又调整啦。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多地发布养老金调整方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多地发布养老金调整方案
根据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从2023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国调整比例按照2022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8%确定。各省以全国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
近日,宁夏、辽宁、河南、河北、江西、天津等多个省区市正式公布了2023年养老金调整细则。
2022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可以参与今年养老金上调。
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1,有利于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利于从制度层面补齐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短板,为实现个人补充养老提供制度保障,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促进三个支柱更好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保险需求。
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不仅为参加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的人员再增加了一条补充养老保险渠道,对没有参加第二支柱的人员而言,也增加了一条补充养老保险渠道,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养老保险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引导人们及早谋划和为未来老年生活做储备,有利于通过制度安排,切实提高老年收入水平,更好地保障老年生活的需要。
3,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个人养老金是对个人储备养老资金的制度性安排,有利于个人理性规划养老资金,合理选择金融产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同时,个人养老金积累的长期资金,还能较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个人养老金计算公式和方法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
1、缴费标准=缴费基数__缴费比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上一年度个人月平均工资的60%-300%缴费基数,比例是个人8%,企业20%。灵活就业者的缴纳基数以上一年度当地公司普通工资的60~30%为缴纳基数,个人比例为18%。
2、基本养老金由统合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是根据个人累积缴款年数、缴款工资、本地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的平均余命等因素确定的。统一养老金,原本称为基础养老金,由用人单位出资组成的统一基金中支付给退休人员的那部分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从职工的个人账户公积金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两部分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基础养老金=综合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3、社会保障账户中有“统一账户”和“个人账户”,缴纳基数都是前一年职工的平均工资,单位相当于缴纳基数的20%缴纳,进入社会统一账户。个人缴存的金额相当于缴存基数的8%,汇入个人账户,每月按单位扣缴。其中,个人账户实行完全储蓄制,资金包括个人资金和投资收益。
养老金到底该去哪里领
依据此次印发的《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的通知》,根据4种不同情况,规定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
1、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2、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3、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4、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缴费年限该咋算
根据规定,缴费年限,除另有特殊规定外,均包括视同缴费年限。
一地(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的累计缴费年限包括在本地的实际缴费年限和计算在本地的视同缴费年限。其中,曾经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的视同缴费年限,计算为当时工作地的视同缴费年限;在多地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分别计算为各地的视同缴费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