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书 > 热点文章 >

冬至是冬天结束的意思吗

时间: 李金 热点文章

冬至是冬天结束的意思吗_冬至节气

冬至,既不是冬天的开始,也不是冬天的结束。冬至代表的意思是什么?是冬天的极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冬至是冬天结束的意思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冬至是冬天结束的意思吗

冬至是冬天结束的意思吗

不是。冬至的意思是寒冬将至,意思是到了冬至节气后,温度要开始变冷了,冬至是冬天的第四个节气,到了冬至节气后,冬季气候已经完全取代秋季气候,从天气上已经进入到寒冷的冬天里了,所以,冬至不是冬天结束的意思,而是寒冷的冬天正式到来的意思。

冬至每年都是同一天吗

每年冬至不是固定同一天,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两日。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的习俗

1:享祀先祖

早在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就已经有记载,说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记载,到了宋代才开始多了起来。《东京梦华录》讲京师最重视冬至节,至此日更易新衣,置办一些食物,享祀先祖。

《武林旧事》说以馄饨享先,明清时代冬至祭祖开始盛行起来。嘉靖《江阴县志》记载:“节朝悬祖考遗像于中堂,设拜奠,其仪并依元旦。”在宗族制度非常盛行的南方地区,祭祖往往在祠堂中进行,嘉靖江西《南康县志》:“冬至祀先于祠,醮墓如清明。”

福建省流行在冬至的时候祭祀始祖的风俗,如万历《建阳县志》说:“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礼。”福建祀祖用专门制作的粉米圆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于家,祭于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样,都会在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

2:九九消寒

冬至这一天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中国民间将冬至叫做交九或这是数九,即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每9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数到81天时便“九尽桃花开”。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意思。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就一定会到来的。

3:吃饺子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过节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传到今天。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的具体时间的到来。

冬至这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的一天。在冬至这一天中国南北方会有不同的习俗,北方大部分地区都会吃饺子、南方会和家人一起吃汤圆,还有谚语:冬至到,吃水饺,也有这个节气的很多诗词和歌赋,还有一些影视作品。

冬至三候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麇角解,三候水泉动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生的生物,冬至时节,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鹿解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养生

锻炼要热身

冬季要多锻炼,但运动前一定要进行比往常更加充分的准备活动,使肌肉、关节的性能达到最佳水平。冬季天寒,人体肌肉、韧带的粘滞性增加,肌肉的弹性及伸展性降低,各关节会变得比较僵硬。如果没有进行热身直接开始锻炼,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和关节受损。

饮食多用温补

冬至是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时节,应多进行温补,少食甚至远离寒凉。多吃羊肉、牛肉等具有补益效果的食物,可以预防三九寒冷。

38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