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书 > 实用素材 > 事迹 >

《榜样7》先进人物事迹素材

时间: 丽菲 事迹

《榜样7》先进人物事迹素材8篇

《榜样7》开播,一幅幅具有意义的画面,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振奋着网友,那么《榜样7》先进人物事迹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榜样7》先进人物事迹素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榜样7》先进人物事迹素材

《榜样7》先进人物事迹素材精选篇1

王亚平,女,汉族,198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荣获“二级航天功勋奖章”、“英雄航天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最美太空教师”等称号。

出生平凡,立下凌云梦想

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一个普通的农家,她从小好学、要强,是数一数二的“尖子生”。她的身体素质特别好,是“天生的体育能手”,在学校的各种长跑比赛中,几乎每次都能拿第一。

1997年,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到她就读的学校招生,王亚平被选中。大学四年,她努力学习文化课知识,同时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飞行驾驶技能。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武汉空军部队,担任运输机飞行员。在这期间,凭着过硬的作风和出色的业务技能,王亚平很快就成为骨干飞行员,参与执行并出色完成了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多项重要任务。

坚持不懈,刻苦训练不言弃

2009年,我国开始选拔第二批航天员。得知消息后,王亚平立刻就报了名,并成功进入预备航天员行列。之后,她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超重耐力训练中,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她要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呼吸困难,面部扭曲变形,甚至连眼泪都甩了出来。

在出舱活动水下训练中,她穿戴120多公斤的装备入水,进行长达4~6小时的不间断训练,一次体能消耗相当于跑一个“全马”。日复一日的“魔鬼训练”并没有让王亚平放弃,她坚信:“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触摸得到”,“每练完一次,技术上又进步了,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圆梦太空,成就“最美太空教师”

2013年,经过层层选拔,王亚平与聂海胜、张晓光一起乘神舟十号进入太空。那次飞行中,她还完成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在“天宫一号”里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太空授课”,这次授课大大激发了孩子们钻研科学、探索太空的梦想。

2021年,时隔八年之后,她和翟志刚、叶光富再次进入太空,在空间站一起工作生活了183天后,成功返回地球。在这次太空之旅中,王亚平两次在太空授课,一一展示各种各样的实验,被誉为“教学中的顶流,网课界的天花板”。

此次太空之旅,王亚平还创造了多项纪录,成为我国第一位出舱的女航天员、首位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目前在轨时间最长的中国女航天员。能成为飞行员就已经是万里挑一,成为航天员更是几亿人中才选出一个,这样优秀的王亚平值得我们大家的尊敬!

《榜样7》先进人物事迹素材精选篇2

艾爱国,男,汉族,195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焊接顾问。

精通技艺,是焊接领域的“大国工匠”。他在焊工岗位上工作50多年,攻克焊接技术难关400多个,改进工艺100多项,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和特种钢材焊接性能试验。指导实施参与某试验型导弹焊接工艺,将中碳调质钢弹壳与发射座焊接相连,X射线检验100%达到一级标准。海军某在研先进舰艇的推进动力装置,要在仅0.2平方米的紫铜导板上密集施焊,制造方历时半年也没能拿下来。艾爱国受邀前往,采用熔化极氩弧焊接工艺重新制定焊接方案,并现场指导,成功解决了产品一直焊缝渗漏、质量不合格的技术难题。

传承技术,是响当当的“大师傅”。他主持的湘钢板材焊接实验室,被湖南省列为焊接工艺技术重点实验室,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多年来,他带过的徒弟有600多名,湘钢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以上级别的焊工,80%都跟艾爱国学过艺。他的徒弟中,有的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的成为湖南省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十佳青年”等。艾爱国还无偿向200多名下岗工人和农村青年传授焊接技术,其中有100多人进入南方电力机车集团、三一重工集团等大型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基础和自身的努力逐渐成为企业骨干。

坚定本色,是扎根一线的“老黄牛”。艾爱国在湘钢工作一辈子,最高职务就是焊接班的班长,领导曾经多次想提拔他,艾爱国都婉言谢绝了。退休之后,女儿想把他接过去安享晚年,但艾爱国选择了留在湘钢。如今,70多岁的艾爱国,早上7点半前上班,下午6点半后下班,几十年不变地骑着他那辆破旧自行车,继续奋战在焊接工艺研究和操作技术开发第一线。

荣获“_”、“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十大杰出工人”等称号。

《榜样7》先进人物事迹素材精选篇3

张玉滚,男,汉族,198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坚守初心,投身乡村教育事业。2001年9月,师范学校毕业的张玉滚毅然回到家乡,成为黑虎庙小学教师。从此,他往返于高丘镇和学校之间的山路上,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二十一年。他经常骑摩托车为学校托带书本、教具,少则几十斤,多则百余斤,一个来回近10个小时,先后骑坏了3辆摩托车。这么多年来,学校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张玉滚一直在坚持。在张玉滚的执着坚守下,一批批学生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了命运。乡亲们都说:“张老师就像大山深处的一轮明月,照亮了山村孩子前行的路”。

全科教学,千方百计上好每一堂课。由于当地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新老师招不来、留不住,师资严重缺乏,张玉滚不得不把自己练成“万金油”,各个学科他都教。数学课上,他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钟表表盘、正方体、长方体等教具;语文教学中,他认真设计教学环节,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启发学生思考;体育课上,他把乡土游戏融入课堂,教孩子们推铁环、丢手绢等;音乐课上,他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学唱歌;上美术课时,他领着孩子们到校外写生,画山水、树木和动物。张玉滚的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关爱学生,精心呵护大山的孩子们。学校服务半径大,山区环境恶劣,留守儿童无人接送,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张玉滚经常义务接送学生。2012年6月4日晚,学前班有个孩子晚上10点多还没到家,张玉滚知道后,立刻和妻子一起打着手电筒去找,终于发现了在石头旁熟睡的孩子,张玉滚把他背回家,孩子的爷爷感激地说,“多亏你们了,要是出了意外,我可怎么向他爸妈交代啊!”为了解决学生们的吃饭问题,张玉滚牵头建起集体食堂,并动员在外打工的妻子回来给学生做饭。2006年3月,妻子在一次为学生轧面做馒头时,中指、无名指被轧面机压碎,造成了终身残疾,但妻子一直毫无怨言,直到现在还为学生的一日三餐忙碌着。在妻子的支持下,张玉滚还资助了300余名儿童,让他们能如愿完成学业。

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

《榜样7》先进人物事迹素材精选篇4

武大靖,男,汉族,1994年7月生,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

武大靖是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奥运会纪录保持者。他从小热爱滑冰运动,从业余队到专业队,从陪练员到主力队员,多次在国际和国内重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国家争得了荣誉,是中国短道速滑界的领军人物。

他从小立志,训练刻苦。武大靖10岁左右就开始学习短道速滑,摔过无数个跤,受过无数次伤。进入短道速滑业余队后,每天凌晨3点多,他就起床带好冰刀,骑着自行车到零下30多摄氏度的室外冰场训练。因为长时间超负荷的训练,脚被冰鞋磨破了,训练结束换鞋时,竟能倒出血水来。但他没有放弃退缩,一直顽强坚持着。2010年,武大靖破格进入国家短道速滑队,刚去时只是陪练员。为了进入主力名单,武大靖找来自己和队友以及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录像,反复分析比较,改进自己的技术细节,成绩突飞猛进。

他奋力拼搏,为国争光。2018年2月22日,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武大靖顶住中国队屡次被判犯规、短道速滑项目最后一个比赛日和最后一次冲击金牌机会的巨大压力,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强势夺冠,为中国赢得平昌冬奥会首枚也是唯一一枚金牌,实现了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选手在冬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2018年9月,武大靖成为新一期中国短道速滑队队长,带领全体队员勇往直前,屡创佳绩。

武大靖胸怀大爱,奉献爱心。他利用休息时间参加慈善活动,拍卖自己的冬奥速滑战服,将善款捐给“EYE 明天”公益项目,帮助失明或处于失明边缘的孩子。他还多次带头为贫困孩子捐款,到养老院、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和孩子们。

武大靖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榜样7》先进人物事迹素材精选篇5

林占熺是电视剧《山海情》中农业专家的原型,被誉为“世界菌草之父”。如今,菌草技术不仅让闽宁镇的老百姓脱贫致富,而且推广到106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都因为菌草摆脱了贫困。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关注林占熺与中国菌草走出去背后的故事。

1 一次考察,影响一生

1983年,草长莺飞二月天,林占熺随福建省科技扶贫考察团来到著名的老苏区闽西长汀县。

走进一户人家低矮的土屋,四十岁的林占熺见到了令他触目惊心的一幕:寒风顺着墙缝猛灌,一家人瑟瑟发抖,睡觉时床上仅有的一条破棉被根本不够,只好盖上蓑衣偎依着取暖。

长汀是福建较早开始栽培香菇的地方。改革开放之初,香菇种植点燃了这里百姓脱贫致富的梦想。人们竞相砍树伐木,日复一日加剧着当地的水土流失。而生态的恶化、土地的沙化,又使得当地的贫困不减反升。

这一夜,林占熺严重失眠,痛心不已。“菌林矛盾”困扰着他。

林占熺1968年从农学专业毕业后到宁化水茜公社插队,1971年9月被选调到福建三明地区真菌研究所从事食用菌研发和生产。从那时起,林占熺就发现,蘑菇、木耳种得越多,消耗木材就越多,造成的毁林事件就越多。“菌林矛盾”成了日益突出的世界性难题。忧心忡忡的他早早就琢磨开了“林木栽培香菇”的替代方案。要是草能培养菌菇就好了!

一次考察,影响一生。结束在长汀县的考察后,林占熺便开始用芒萁等野草作原料栽培食用菌的研究。此时,林占禧已调至福建农学院(今福建农林大学)工作,他从废弃的自行车车轮上取下几根钢丝,按尺寸磨光后做成接种针,又向同事周教授要了二十根试管,就这样在简陋的设备下分离菌种,开始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

林占熺首先要突破的是选择能替代木材的理想草种。经过一番综合观察、论证,最终芒萁被确定为代木的首选。

1986年_的一天晚上,妻子带着两个女儿来到简陋的实验室送饭。一进门就听见男人的哭声,林占熺擦着眼泪招呼妻子和女儿们来看,芒萁上长出香菇了!从此,香菇等食用菌是木腐菌的传统理论被更新,木、草、菌的学科界限从此被突破。林占熺欣喜若狂地宣布今天是个特别日子——菌草技术作为一门全新学科诞生了!

1987年4月26日,《福建日报》在头版显要位置向世界宣布:“野草可以种植食用菌。”

技术有了,怎么让它走进田间地头?在农业专家对这项技术鉴定通过后,林占熺第一时间办起了栽培培训班。

2 “给我一株草,我可以改变世界”

全国重点林业发展县尤溪县的一个村子被选为首场试点,村民们犹豫不决,顾虑亏本了怎么办,甚至还有人怀疑林占熺是骗子。无奈之下,林占熺郑重承诺:“亏了由我赔,赚了我一分不取,全归你们。”好说歹说,才有二十七户表示愿意尝试。经林占熺手把手教种,这二十七户都用菌草“变出”了香菇、毛木耳、白木耳,当年就获得成功。尤溪县“以草代木”种菌的农户从此越来越多。

很长一段时间,林占熺两头跑,上午忙完学校的事,马上坐车或搭船奔农户家,和他们一起下地栽种,还要免费开办培训班。

1989年从乡下试点回福州的公路上,林占熺乘坐的客车在一个急拐弯处失控,向十多米深的山沟翻滚下去。一番施救,林占熺在医院缓缓睁开眼,一旁的医生说:“你左肋骨断了两根,骨膜都给刺破了。”林占熺等不及自己的伤痊愈,总是一天当两天用,一人当两人用,足迹几乎踏遍尤溪的所有村落。他的伤养了好久,才完全康复。

经过林占熺和团队的不懈努力,六年间,他们举办了上百期免费短训班,参加听课的农户近两万人。选择“以草代木”种菌的农民,从最初的一个试点村,到遍及全县各乡镇一百多个村庄四千多户。

随着这项科技兴农项目在全国数百个贫困县大范围铺开,菌草对扶贫减困、生态保护、绿色能源发展所起的作用日益凸显。截至2020年,全国各地种植菌草累计三百多万亩,产值已超三百亿元。

3 点草成金,演绎现实“山海情”

“地上不长草,天上不见鸟,风吹石头跑。”这首民谣说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戈壁滩。

1997年4月,在银川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会议上,菌草技术被列为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项目。

4月15日,林占熺和助手带着六个满装菌草草种的箱子,从东海之滨来到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现实条件比想象的要恶劣十倍。这里贫穷、寒冷,最低气温达零下20多摄氏度,气候条件与福建截然不同,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林占熺创造性地提出,错开福建主产区的出菇季节,生产反季节菇类;选取当地废弃的窑洞,来个“窑洞种菇”。犹如当年,团队也在当地首选27户农户作为试点,为了确保户户成功,他和同事们每晚都沿着崎岖山路,借着月光、打着手电筒挨家挨户察看菌草菇的生长情况,就地解决问题。在林占熺的细心呵护下,二十七个示范户没有一家落空,“福建菌草”在彭阳县成功扎根。

翌年,林占熺又带着技术员来到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永宁县闽宁村。闽宁两地规划建设中的菌草技术扶贫示范基地,正等着他指点迷津。

这是个在荒漠上建起来的移民村,两万名移民,男女老少,莫不怀着强烈的脱贫愿望。在他的率先垂范下,团队全部不住宾馆,而是进村驻户,住菇棚,一对一进行指导。

吹尽狂沙,不负“金草”美名!闽宁村第一次种植菌草,亩产鲜草十二吨。

林占熺的技术使荒漠变绿洲找到了一条新路。他带去的菌草,在宁夏被称为“闽宁草”“幸福草”。

2021年春,一部反映闽宁情深、福建援助宁夏的电视剧《山海情》在央视热播,林占熺的事迹被艺术化地呈现,触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4 “中国草”走出国门

早在199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经贸部主办的首期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就正式开班,旨在将菌草技术无偿分享给全人类。

对于1996年远赴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传授菌草技术之艰难,林占熺记忆犹新。那时巴布亚新几内亚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刀耕火种阶段,林占熺和他的团队因地制宜,利用遍地可见的咖啡壳和野草做菌草原料进行栽培,让这里的人们一步步摆脱了贫困。

示范成功后,1998年1月14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在东高地省召开五千人参加的庆祝大会,总督、副总理和八个部长参加。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五星红旗在三根旗杆中间最高的那根上冉冉升起时,林占熺激动异常,这是国家的尊严!

菌草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有一种菌草成了东高地省非同寻常的植物,最高可以长到八米多,老百姓管这种巨菌草叫“中国草”,并以林占熺的姓命名它为“林草”。林占熺在七十五岁生日时,当众许下愿望:“希望东高地省尽快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全世界的样本!”

巴布亚新几内亚经验后来成为样板,菌草又乘风破浪到达卢旺达、南非、莱索托、斐济等国。

林占熺和菌草团队每到异国他乡,都和当地人民结下深情厚谊,他因“点草成金”成了国际英雄,被联合国授予“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称号。继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之后,圭亚那总统、柬埔寨国王等元首也专门到林占熺所在的福建农林大学,亲手种下菌草。菌草技术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贡献。

《榜样7》先进人物事迹素材精选篇6

“红岩山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有何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榜样7》里的“仁心医者”路生梅,一辈子扎根高原、守望高原,对党忠诚一辈子、为人民奉献一辈子,即使退休了也坚持为民服务,将奉献进行到底,这就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真实模样”。逐梦新征程,赶考新时代,广大青年干部要以路生梅为标杆,向“榜样”学习和致敬,解锁“寒梅为何这样红”的“驻心密码”,让青春如梅花般精彩绽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能添彩。

从“为党工作50年”中读懂“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如磐初心”,在许党报国中校准“奋斗坐标”。1968年冬天,寒风猎猎。年仅24岁的北京姑娘路生梅收拾好行囊,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从城市来到黄土高原。次年,她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要扎根佳县,为党工作50年,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一诺值千金,此后五十多年时光里,路生梅便一直守在佳县,几乎从未离开。在长期的服务实践中,她从一名儿科医生成长为一名全科医生,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初心易得,始终难求。_曾多次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作为青年干部,要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永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政治定力,让“信仰航标”永不偏航。

从“不到十里路就摔了49跤”中读懂“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滚烫赤心”,在为民造福中筑牢“宗旨意识”。“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为了帮群众解除病痛,路生梅风雨无阻,无论白天黑夜还是雨雪泥泞,只要群众有需要,她就随时出诊。一次下雪天,路生梅穿着塑料底棉鞋出诊,路滑、鞋也滑,刚走了不到十里路就摔了49跤,但她含着泪爬起来继续走。快到村口时有一个大下坡,地滑收不住脚,她就干脆坐着往下滑,等到了患者家,早已一身泥污。在路生梅心中,老百姓就是天和地,人民幸福永远是她矢志不渝的追求。为此她可以奋不顾身。青年干部要始终牢记,人民幸福是“国之大者”,要将人民在心中“置顶”,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

从“78岁仍住在窑洞”中读懂“唯开廉洁在花中”的“如水廉心”,在“洁己从公”中行稳“人生之舟”。水以清为贵,人以廉为尊。路生梅看病有一个原则——“小钱治大病”,能不住院就不住院,能不输液就不输液,尽量为患者开便宜、管用、适量的药。面对大医院抛来的橄榄枝,她都一一谢绝。退休后,她到佳县两所医院义务坐诊,却声明分文不取。如今,78岁的她仍住在自己生活多年的窑洞里,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甘之如饴。“最是清廉能致远”,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吃苦在前、奉献在先,始终做到“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内不愧于心”,争做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本色。

《榜样7》先进人物事迹素材精选篇7

“站岗打手势是交警的基本功,练好了是一辈子的事,练不好也是一辈子的事。”

这句话,是孟昆玉刚参加工作时候师傅的叮嘱,如今,已经成了孟昆玉的口头禅。

2009年的夏天,中国政法大学几名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把孟昆玉在路口指挥疏导交通、处理违法案件、服务群众的执勤执法视频传到了互联网上,有的网友还把孟昆玉与影视明星黄晓明饰演的一个交警角色进行了视频混剪、比对,并冠以北京“最帅交警”的名号,一时间,孟昆玉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交警”。

但别看孟昆玉那时指挥交通已经游刃有余,其实上岗第一天的遭遇让他十分尴尬,和平门路口,地处繁华路段,单位多、学校多、商业网点多、公交线路多,疏导任务非常艰巨。站在车水马龙的路口中间,耳边全是嗡嗡的汽车噪音,孟昆玉指挥车辆时手忙脚乱,路口很快就乱了。汽车鸣笛声、司机行人的埋怨声此起彼伏,孟昆玉不记得当天自己是怎么走下岗台的。

可作为一名“80后”,孟昆玉有韧劲儿、用巧劲儿。那会儿,孟昆玉站的是固定岗,一班岗仨小时,在早晚高峰的路口中间满负荷地打手势,不停地指挥疏导,但下岗后,他还给自己“加码”,在师傅的指导下,苦练交警手势。久而久之,习惯成了自然,动作也愈加娴熟标准。

光有标准的手势还不够。随着北京交通流量的不断增长,和平门的公交车线路越来越多,很多乘客找不到车站,便向正在路口中间执勤的孟昆玉问路。“一天下来问路的人能有上百人。行人横穿马路不仅降低了路口的通行率,而且非常危险。”孟昆玉说,他有时抬手给行人指路,引起了司机的误解,差点停车或是转弯,造成事故。

为此,孟昆玉想出了办法,和同事制作了4块公交线路指路牌,分别立在路口的四个方向,大大方便了群众。他还设计制作了名片大小的停靠站示意图卡片,方便了出租车司机停靠;开设微博,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为广大网友答疑解惑。通过各种巧法子,孟昆玉让和平门路口的通行能力提高了近15%。

2014年,孟昆玉调到了中心区交通支队五中队任中队长,管界是祖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一年365天,每天两次,孟昆玉和战友们守护着五星红旗的朝升暮降。作为警队的带头人,为确保五星红旗每日都能准时和太阳一起升起,起三更、睡半夜是孟昆玉工作的真实写照。

为保证升旗勤务按时到岗到位,孟昆玉经常准备三个闹铃作为保障,硬是把别人看来“非常态”的工作节奏,变为他的“常态”。他说自己是幕后英雄,当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帅气的国旗护卫队时,孟昆玉和他的战友们永远都是镜头外的风景,但他很“骄傲”,他说:“将平凡的工作,重复一千、一万遍,并且始终坚持精益求精、做到最好,平凡也会变得伟大”。

孟昆玉所在的五中队管辖范围地处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等长安街核心区域,重大国事外事活动特别多。精准疏导交通,在保证活动车辆安全、快速通过的同时,又要兼顾社会交通和谐运转,是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孟昆玉带领中队民警徒步测算长安街一线距离,绘制“岗位说明书”,明确10种常规车速下的不同规模车队通过路口的时间以及不同的疏导措施,科学控制活动车辆和社会车辆通行时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各项重大活动的交通疏导更是实现了“零失误、零差错”。

2016年,孟昆玉被任命为西城支队府右街大队大队长。从“国旗卫士”转变成为“红墙卫士”,岗位变了,但守卫政治核心区安全稳定的职责使命没有变。为了兑现“为党中央站好岗”的庄严承诺,切实筑牢中南海周边交通安全防线,他组织专门力量开展24小时交叉式视频巡检;每天安排警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净化路面秩序;针对夜间等防控难点,建立了巡逻警力“巡更打点”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地区防控能力。

孟昆玉还坚持“以打促防”的管理思路,瞄准辖区交通堵点和停车秩序严管街开展常态化攻坚行动,特别是针对重点地区车辆,通过视频巡检、岗位联动,有效提升管理效能。他所管辖的府右街地区是典型的老城区,停车难始终是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他以管界秩序乱、停车难问题最为突出的佟麟阁路为试点,从“供需”两端排查,创新性地提出了该地区“增设施、调单行”“解刚需、求共治”的停车管理方式,使该路段通行秩序进一步得到改观,交通拥堵报警大幅下降,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

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孟昆玉还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市公安局、市总工会等单位组织开展的各类宣讲活动。他参与录制的“我是演说家——讲述北京警察故事”专场节目,网络点击量超过1000万次,持续向社会传递首都公安正能量,充分展现了北京警察良好形象。

一路走来,“最帅交警”孟昆玉的岗位在变、职务在变,始终不变的是从警的初心,坚守的永远是警察的使命,拼搏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息,这样的孟昆玉,最帅!

《榜样7》先进人物事迹素材精选篇8

王传喜,男,汉族,196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知重负重、迎难而上,努力当好群众的领路人。20多年前,代村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落后村。1999年3月,王传喜放弃了在兰陵县第二建筑公司担任经理的机会,毅然回到村里,挑起治村兴村的重任。面对村集体欠债数额大、人地不均、村风民风散乱的难题,他提出:“我是共产党员,难题在哪儿,出路就在哪儿”。他认真清理村集体资产,还拿出自己的家庭收入偿还村里的欠账,挨家挨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实施动土均地、土地流转、集体经营,健全村党组织工作制度,带头值班巡查,推行持牌上岗,把一个负债近400万元的贫穷落后村,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模范村。在他的带领下,代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美丽乡村等。

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他带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结合村情兴建各类产业,先后建成国家农业公园、代村商城、诚信医院等,推动实现以农为本、农文旅融合、多业并举的农村发展新模式。2021年,村集体各业总产值达38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6亿元。他坚持发展成果归村民,实行群众生活必需品由村集体无偿供给,新农合新农保费用由村集体全部承担,村里老年人免费入住老年公寓并按月领取老年优待金。202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7.2万元,比20年前增长了30多倍。2012年至今,代村通过产业扶贫等形式,帮助周边200多个村的1万多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带动2.6万农民实现增收。

以上率下、廉洁自律,赢得群众好口碑。他一直说“村干部要手不伸、嘴不馋、心不贪”。村里平均分配土地时,他带头要距离村庄最远最差的地。2004年,一个企业老板为了“买地办厂”,要送给他200万元,被他严辞拒绝。他的工资始终执行最低档,上级发放的补助、奖金都被他全部交给村集体。多年来,他坚持每天6点晨会,一年到头没有休息日,外出考察学习都是当天夜里出发,回来不耽误第二天的工作,在他心里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家里的事都可以“放一放”。

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称号。2018年3月8日,_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王传喜同志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的事迹给予肯定。

29710